(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几年小龙虾产业快速发展,不仅带动相关从业人员收入增加,更是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脱贫户稳定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在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举办之际,“2023龙虾中国行”仍在不断进行当中。“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已成功申报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助农米业”正是“南县稻虾米”精米企业之一。因此这一站,水产养殖网来到了湖南助农米业有限公司——先后荣获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特色产园、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并获得优秀单位等称号,2022年公司产品代表南县稻虾米荣获第 107 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如今稻虾产业已成为南县实施乡村振兴利器之一。
湖南助农米业有限公司创办于2016年10月,公司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 1.3 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大米,500万份方便米饭的全智能化程虾米加工园区,是一家集大米精加工、产业研学科普、粮食产后服务、低温冷藏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精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高档稻虾米精米、胚芽米、糙米、营养米、方便米饭等产品,可覆盖订单耕地面积达30万亩。通过实施“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牌化引领”的绿色全产业链经营,建立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与监管平台,形成一套“从田间到餐桌”的标准化体系,打造具备“人性化、品牌化、小包装化、年轻渠道化”特性的南县稻虾米品牌。
据负责人介绍,他们采用“稻虾轮作”的模式,因为养殖小龙虾的需要,所以不能使用农药等有害物质养殖水稻,另一方面,通过小龙虾养殖产生的肥料反哺滋养稻田,小龙虾在稻田中游动、捕食也可以帮助稻田土质翻耕、除去更多害虫,这种运营模式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了“一水两用、一亩双收”的共赢效果,乡村产业振兴未来可期。
负责人向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介绍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助农米业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互动频繁,并共同成立了“稻谷高值化产业研究院”——稻米加工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以林亲录教授(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为首的专家团队深入助农米业车间、产线、质检室,提供关键技术指导,通过靶向加工工艺的突破,极大降低了无谓的加工耗损,有效保留了稻米的亚糊粉层,使米饭的口感和香气俱佳,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健康”需求,也落实了节粮减损,夯实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
湖南助农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庆明
“今年会有200亩的水花苗基础建设工作,室内为主,结合室外做应急区域,先让技术和模式成熟,再推向市场。在2020年,南县因为信息不透明,外面的虾收进来到农户终端交易环节的时候,交易差距非常大,所以现在我们更多的是等整个周边市场交易付款聚合以后,做后端和渠道,把市场供应链串联起来,提高交易透明度,市场价格也会稳定很多,才可以更好的保障农民增值收益。”黄庆明表示,做好乡村振兴,必须要朝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能为村民带来稳定收入,才能为国家乡村振兴发展大计贡献企业力量!
【活动花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