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甲骨文里,“孝”字就像一个年轻人用自己的脊背驮着老人前进的样子。邹平市临池镇上河村村民王述勇多年来照顾父母、奶奶和孤身一人的叔叔,用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真情。
2016年,王述勇的父亲因为膝盖骨坏死需要医治,医药费要十几万元,他东拼西凑,为老父亲交上了住院的费用。王述勇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当时多方打听,周村、邹平的医院都去咨询了,最后去济南做了膝盖置换手术。”每天吃完饭,王述勇都会提醒父亲吃四五种药。
老父亲的病情日渐好转,可还需要24小时专人照顾。为了能够专心照顾老人,王述勇辞去了工作,在医院衣不解带的陪伴一月有余。他按照医生的嘱咐,几小时就得翻一次身,每天至少擦拭一次身体;老人食欲不佳就想尽一切办法将可口的饭菜喂入老人口中,不想吃药就像哄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喂……父亲久卧在床,难免有思想压力,情绪不好。为了让老父亲放下思想包袱,他每天将村里发生的趣事讲给父亲听,每听到什么好玩的笑话也第一时间分享给父亲,并嘱咐孩子有时间就去和爷爷聊天拉呱。
王述勇的两个兄妹都在外地打工,为了方便照顾父母,王述勇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小饭馆,每天不管多忙,都会陪着父母一起吃饭。不仅照顾父母无微不至,王述勇还照顾年迈的奶奶多年,直到奶奶2019年以96岁高龄安详离世。王述勇认为这都是应该做的,一是为了尽一个当孙子的孝心,其次也是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
奶奶走的时候,最牵挂的就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叔叔。叔叔是五保户,住在敬老院,王述勇夫妻俩经常去探望。王述勇的孝心在乡亲们中间也成了佳话,许多乡亲愿意来他的饭店吃饭。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疯人冷暖谁又知”,但是王述勇却以实际行动将孝道与亲情诠释的淋漓尽致,他用自己不屈的脊梁为奶奶为父母为叔叔为妻儿撑起了一片安详的天空。今年4月,王述勇被评为 “山东好人”。目前邹平市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8人,山东好人81人。在邹平,越来越多的“美德之星”扎根社区村居,弘扬优良家风。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琳 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