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第一口本土春茶还请再等等|全球今头条

十里长冲,万亩茶园。

◤冬日已尽,春日可期,约茶否?


【资料图】

早春绿茶贵如油,阳春三月试新茶。每年这个时候,不少爱茶人便万分期待头春茶的到来。受到寒春气温影响,今年合肥本土春茶采摘时间略有推迟,预计三月下旬开采。与此同时,略低气温也使得相关病虫害有所减少,茶叶品质有望提升。◢

本土春茶预计三月下旬开采

在万山长冲,开采之前的茶园,安静得只听得见山风的声音。

40岁的耿建管理着近千亩的茶园,他是“茶三代”,从父辈手里接过这片茶园。不夸张地说,山头上几棵老茶树比耿建的年龄还大,被三代人视为宝贝。

“春茶采摘时间,主要和天气有关。若是天气暖和、阳光充足,春茶的采摘时间不仅会提前,产量也会大大提高,反之就会推后。”耿建的茶园,种有两个品种,一是龙井43,另一种是当地笨茶。百分之九十的茶树栽种在山上,山脚只有70亩的龙井43。“这70亩都是龙井43,你看,这里气温比山上要高一些,已经开始有点抽芽了。”

见风就长,不少种茶人都如此评价当下茶叶的生长状态。

柯坦虎洞的刘登国,也在等开采。他家700亩的茶园种植品种丰富,除了龙井43外,还有中茶108、黄金芽等。“今年1、2月份连续阴雨,加上气温偏低,茶叶生长受到影响,预计今年春茶上市时间将比往年推迟10天左右。”和耿建一样,刘登国预判3月20日左右迎来开采,届时约300名采茶工将在半山腰的茶园里忙碌。

持续低温阴雨虽然推迟了春茶上市,但是茶农们一致认为,这对茶叶质量的影响不是很大。耿建说,合肥种植的多为有机茶,除虫从不使用化学手段。“园中安装的紫外线灯,政府补贴70%,让我们茶农更有信心和底气生产好茶。”

未雨绸缪多项开采事宜已就绪

等待的这段时间,种茶人也没闲着。

这两天,刘登国忙着将制茶的产线进一步调试修整,一旦进入采茶季,这些机器将不眠不休地运转。与此同时,他还保持着每日巡视茶园的习惯,掏出手机,把茶园风景一次次发布在朋友圈里。

“种茶多年,朋友圈就是这时候更新最活跃。”这是刘登国维护运营的一种方式,每年来自江浙沪的客户通过微信来购茶,来自茶园的小视频让消费者产生了更多信任。

一身运动服的耿建,刚刚从安吉考察回来。在安吉,茶树种植在连绵的丘陵上,万亩连片构成茶海。“太美了,不仅仅是种茶,更是一项文旅项目。”

各有各的忙碌事,但大家有个共同的目标:把茶树种好,制出好茶。

去年大旱,位于山脚下的茶园有一部分茶树枯死了。2月的最后一天,耿建带着工人完成了补种,还新挖了一条沟渠引水。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电话也没停过,“茶叶的包装要改一改。”三代制茶,耿建觉得自己和父辈不一样的并非工艺,而是理念。

“里子香,面子也要过硬。”生于长冲、长于长冲,耿建对“合肥茶”很有信心。“山好水好环境好,茶当然品质好。”

谋划打造茶叶公共品牌

茶农想着产好茶,爱茶人在等待之余更关心头春茶的茶价。

“4斤到4斤半茶青,才能制成一斤茶,头春茶的价格在每斤1500元到2000元之间。”耿建说的成本,还只是茶青,不包括采茶和制茶。摊晾、杀青、揉捻、烘培、提香,在种茶人看来,每一步都直接影响着茶价。

倘若觉得不合适,不妨再等等。雨前茶同样好品质,但价格却更亲民,每斤售价在五六百元至千元之间。“除了头春茶外,其他价格还比较合适。”如果是自饮,耿建认为,三四百的手工小兰花就挺适合。

在合肥,庐江茶份额约占70%,而这其中超九成是绿茶。庐江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也正谋划对茶叶包装进行统一式样设计,打造茶叶公共品牌庐江白云春毫——合肥第一茶。

这个春天,春茶虽迟,但一定不会缺席。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文

薛文茹/摄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新股
市场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证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